?案例背景:老舊宿舍改造遇阻,安全鑒定破解難題
某高校計劃將一棟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5層宿舍樓改造為研究生公寓,擬增加獨立衛浴、拆改非承重墻優化空間布局。然而,施工隊進場前,校方發現樓體外墻出現細微裂縫,部分梁柱鋼筋外露銹蝕,立即叫停改造并進行全面鑒定檢測,避免因盲目施工引發安全事故。

改造風險:結構隱患與規范沖突雙重挑戰
該宿舍樓原設計為普通集體宿舍,結構安全儲備較低,改造面臨三大核心問題:
· 荷載增加:新增衛浴設施后,樓面活荷載從2.0kN/㎡提升至2.5kN/㎡,局部區域(如淋浴間)可能達3.0kN/㎡;
· 墻體拆改:非承重墻拆除后,樓板跨度增大,需驗算撓度與裂縫寬度是否超限;
· 抗震性能:原設計未考慮現代衛浴設備的附加質量,地震作用下結構響應可能發生變化。
若未經鑒定直接改造,輕則導致樓板開裂、墻體滲漏,重則影響整體抗震性能,危及師生生命安全。
?
鑒定流程:現場檢測+結構驗算,精準評估改造可行性
我司檢測團隊采用“四步法”為校方提供科學依據:
· 現狀普查:通過人工巡查與儀器檢測相結合的方式,詳細記錄建筑裂縫、銹蝕、沉降等損傷情況,標記關鍵問題區域;
· 材料檢測:采用抽芯檢測混凝土強度,鋼筋掃描儀定位配筋分布,發現部分梁柱配筋率不足設計值80%,混凝土存在碳化現象;
· 結構驗算:依據《建筑結構荷載規范》《抗震鑒定標準》,結合現場檢測數據,對改造后的結構進行承載力、變形及抗震性能復核;
· 方案優化:根據驗算結果提出針對性加固建議,如對拆改區域增設支撐、限制荷載增加幅度等。

鑒定結果:結構加固后改造方案通過評審
檢測報告顯示:若直接按原計劃改造,30%樓板撓度超限,5處墻體拆改后抗震性能不達標。經我司建議,校方采用以下措施:
· 對首層至三層梁柱進行碳纖維布加固,提升承載力25%;
· 拆改區域增設混凝土構造柱,增強整體性;
· 嚴格控制衛浴設備重量,采用輕質隔墻材料。
改造后經復測,結構安全指標均滿足規范要求,項目順利推進,預計投入使用后可容納學生增加40%。

專家提醒:宿舍改造需過“三關”,安全鑒定必不可少
據統計,我國30%的老舊宿舍改造項目因未進行安全鑒定而返工,造成平均15%的預算超支。房屋安全鑒定機構提醒:
? 改造前必須核查原設計圖紙,明確承重結構位置;
? 涉及墻體拆改、荷載增加時需進行結構驗算;
? 改造后應進行二次鑒定,確保安全達標。